财经

当前位置:

首页 财经 正文
消费升级:一袋方便面引发的经济现象

发布时间:2020-07-17 17:04:59

来源:

浏览量:

 一碗简单的方便面,背后承载了多少人的故事与回忆。一根油条、一碟咸菜、一碗白米粥伴随着多少人的街头早餐。

 


那股浓浓的,满屋的香气,总会让人垂涎欲滴,欲罢不能。过去很长的一段时间里,但凡熬夜打游戏、加班,或是坐火车出远门,方便面总是广大消费者充饥的神器。然而最近有消息指出,近几年,方便面市场出现了断崖式下跌,中国方便面销量已经连续5年出现负增长,2015年中国方便面的销量更是大幅下滑12.6%

 

忽然回首,麦子也已有很长一段时间没有见过的方便面的影子了。而今,面对方便面总有一股无法逝去的美味享受与不健康、不营养两个念头在对抗。那么诸如方便面、油条、咸菜等等曾经是让百姓生活不可或缺的食品,而今越来越多的人对之嗤之以鼻的时候,我们忽然会发现,消费者的消费理念、消费方式已经在不断发生着改变,大众的消费需求已经在不知不觉中升级了。

那么,是什么样的力量在推动着消费者的这场消费变革呢?这个问题也就值得回味了。

 

健康理念越加普及

 

食品安全问题是近年来中国消费者最关心的话题之一。近年来,食品安全问题频发,反面推动了群众自主对健康营养知识的学习,加强了消费者对食品安全问题的监督。同时,随着政府、社会对健康知识的普及,群众收入的提高,广大消费者对食品的健康营养价值的追求不断提高。



以方便面、油条、咸菜等为主的食品,常常被列入垃圾食品行列,从而对相对营养健康的食品的需求越来越大。消费结构从低端向中高端升级。

 

当下,中国人的消费观念正在发生变化。《2016麦肯锡中国消费者调研报告》显示,中国消费者越来越追求健康生活,非健康类食品普及率有所下降:与2012年相比,碳酸饮料下降了21%,西式快餐则下降了16%

 

趋势点评:消费者的观念已然发生巨大的转变,绿色、自然、安全的食品成为消费者的青睐,也是食品企业的竞争点,产品质量永远成为食品行业的生死存亡的硬指标。

 

食品榜上互联网

 

网络外卖崛起、早餐可替代品增多很大程度上使方便面、油条、咸菜等低端食品的市场占有率不断下降,许多低端食品走向边缘化。人们不仅可以通过外卖平台购买快餐、特色小吃、土特产,而且可以购买更新鲜、丰富的正餐。市场上除了米饭类方便食品等直接替代品,还有各类零食等间接替代品。

 

移动互联网让消费者和产品之间的渠道被扁平化:2015年,中国餐饮O2O市场规模已达到1615.5亿元,占餐饮行业总体的比重为5%,在移动APP上叫一份色香味俱全的外卖的方便程度远甚于吃方便面。

 

趋势点评:在食品安全保证的基础上,网络外卖必然迅速崛起,让各类食品像插上了翅膀,走遍全世界。互联网+的时代推动下,食品行业榜上互联网是大势所趋。

 

食品从性价比走向性能比

 

多年来,汽车、手机、电脑、服装等诸多高科技产品的进口货风靡全国,进口货成为质量优越的标签,哪怕诸多产品还是国内生产的。同样以牛奶、酒类、零食等进口食品也十分受国人的青睐,在消费者的生活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。

 

由此可见,以性能比见长的产品同样可以比拼性价比的产品,消费者对食品的要求已然不止停留在价格上的对比。而且,今天消费者的需求也越来越丰富,许多传统产品已经无法满足消费者的需求,消费者已经越来越关注产品的性能比而非性价比。酸奶、功能性饮料、纯乳等的销量在过去几年中不断上升,就是一个很好的证明。

 

趋势点评:作为日常消费品,价格为王的时代已经过去。传统食品必须在产品本身进行转型升级,提升产品的性能比,同时为消费者提供更多的选择。


来源:麦点财经