财经

当前位置:

首页 财经 正文
中国经济后续乏力,后市上涨仍在隐患?

发布时间:2020-07-17 17:04:59

来源:

浏览量:

最近最大的事件当然是保监会主席项俊波被抓的消息,这有可能是又一波“金融打虎”的前兆。


(来源新浪专题)


项的出事,有人说是肖的供词,也有说是旧案被翻,各种猜测都阵阵有词,十分精彩,我不便多说,有兴趣的朋友可自己翻墙。


不过这些事对我们这些吃瓜群众来说并没有什么关系,安安静静看戏就好了。






对我们有关系的是这位分析师说的话:


海通证券的最新研究报告说:中国经济增长后继乏力、泡沫后患无穷。


以下我摘录一些有用的段落:


3、4月以来经济出现明显走弱的迹象,核心原因在于债务加杠杆的增长模式不可持续。


过去一年经济企稳回升,靠的是地产和基建两大动力,其背后都是天量融资支撑,我们统计地产基建相关融资已经超过20万亿,相当于当年GDP的30%。


问题是这么多钱从哪里来?


中国所有的融资最后都来源于银行,但传统存贷款模式的商业银行受20%存款准备金率的约束,货币创造太慢,根本满足不了这么大的融资需求。

因而过去几年中国发展出了庞大的影子银行,其特点是利用利率市场化下各种创新工具逃避监管,例如同业存单、存款等完全不受存款准备金率约束,货币乘数无限大,而利用信托和券商资管等通道可以将银行资产转移出表,就可以实现信贷的超常规增长。



过去3年股份制银行资产增速平均在20%以上,而农商行和城商行资产增速平均在30%以上,远超13%左右的M2增速目标。


影子银行的大发展一方面使得货币严重超发,催生了巨大的资产泡沫,同时由于影子银行资金来源极不稳定,需要不停融资,这也是今年以来货币利率居高难下的重要原因。


但今年一方面海外美国加息节奏明显加快,而国内为了抑制资产泡沫和防范金融风险,金融去杠杆势在必行,这也就意味着影子银行的高增将成为过去,而如果把货币超发关到笼子里,房价泡沫必然存在巨大的风险。


在他们所列的数据中,我认为最要注意的有:


1.PPI见顶回落。上周钢价大跌,煤价小跌,生产资料价格连续两周下跌。3月港口期货生资价格环涨0.4%,预测3月PPI环涨0.3%,3月PPI同比涨幅略降至7.6%,4月以来的港口期货生资价格环比大跌0.8%,预测4月PPI环比下降0.5%,将出现过去10个月以来的首次环比下降,预测4月PPI同比涨幅大降至6.3%。


2. 紧缩预期难消。在季末冲击结束以后,货币利率连续两周回落,但展望未来,我们认为很难再宽松,一是由于外占下降等原因,银行超额准备金持续下降,我们测算2月的超储率已降至1.4%的历史最低值,而3月以来央行持续净回笼资金,货币市场资金整体偏紧;二是在金融去杠杆的大背景下,CD纳入同业负债,MPA从严监管等政策或随时到来,也意味着货币紧缩预期很难消除。


这两大数据对应的是基础面、资金面。


如果真如他们所言,PPI会持续回落,那么这轮由生产资料上涨而推动的所谓实业复苏将面临结束。


同时,货币政策的转向,也为紧缩预期升温,带来的后果是资金面持续紧张,A股上的资金流将会承受考验。而A股市场上的资金流受限,最直观的就是成交量难以快速放大,这将会大大限制A股未来的上涨高度。


下周,A股突破3300点是大几率事件,但是能不能站稳还要看雄安新区、一带一路之后由什么板块来支撑。最理想的结果是由券商板块发起冲锋号,各板块开始轮动上攻。


但就如上面所言,这波上攻很难如设想那般顺利,因为一来宏观数据不支持,二来资金面持续受限。


所以,下周可能在突破3300点后,会反复考验3300点关口,得到验证后才能继续挑战3500点。


本文仅供参考,不造成投资建议。投资有风险,入市须谨慎。



来源:牛熊档案