法制

当前位置:

首页 法制 正文
昨日,楼市为何恐慌!房托:一天200,过夜300

发布时间:2020-07-17 17:04:59

来源:

浏览量:

近段时间,关于楼市的眼球新闻刷爆社交媒体圈。一时间,关于楼市“要火”、“要疯涨”的相关推断不胫而走。


昨日,地产圈又疯传上海某楼盘认筹活动的现场……人山人海的!800套房源,来人却有三四千在那成长龙,从图片看给人一种开发商白菜价卖房子一样。这房地产市场是真的好不容易消停几天,难道又要回去了吗?

呵呵事实上,你又被套路了,有句话怎么说来着,买房没走过开发商的套路都不算买过房......


有知情人士曝光了开发商的卑劣伎俩


据悉,这个楼盘在2014年就已入市,即便是火爆的2016年,也没能造就如此轰动的场面。在这个开年冷淡,调控当头的2017反而能让人如此疯狂?

尽管“开发商”之心路人皆知,但在经过媒体、社交圈等轰炸下,部分城市的楼市又开始呈现出不稳定的迹象。被刻意炒作、放大的消息一经媒体传播,再次大大地刺激了购房人敏感而又脆弱的神经。


人民日报今日刊文严批(开发商)《用营销伎俩制造楼市恐慌的行为该管管了》:


谣言暂且不说,在舆论的澄清下,真相终归会大白。但诸如上海嘉定区楼盘开发商这种充满营销伎俩的集中开盘行为,有关部门是不是该好好管一管呢?

一般而言,开发商在取得房地产预售许可证之前,就会启动市场宣传,以吸引购房人的关注。取得预售证后,开发商会选择在某个时间开售,并通知此前关注的意向客户前来集中选房。这在房地产营销术语里,被称之为“开盘”。

业内人士告诉笔者,开发商精心组织所谓“开盘”,实则就是集中根据一定的顺序选房、定房。在营销学范畴里,这种行为也被称为“逼定”,其目的就是通过一定的技巧和方式、方法,在适当的时机里促进客户成交。

在供需不平衡的楼市,行情向好之时,开发商组织的“人山人海”般的开盘行为,就能巧妙抓住购房人害怕买不到房源的心理,制造、放大房子供不应求的景象,以刺激购房人加速出手。

在以往诸多的新闻里,我们可以看到在开发商的精心组织和策划下,处于弱势方的购房人不得不在风雪酷暑中排队抢购房的报道。

品质好的楼盘吸引多人前来购买,倒也无可厚非。可明明很多有明显瑕疵、或者价格过高、口碑不好的楼盘,开盘时也会有多人前来排队“抢房”,就不合乎常理了。

据了解,这种现象实际是营销方出资雇佣的“房托”,以制造虚假的“热销”来迷惑真正的购房人。

“房托”在房地产营销圈内,已经成为行业潜规则,大多数的楼盘多会采用这种套路。


一位“职业房托”的心路历程


某论坛帖子里看到一位“职业房托”写的心路历程,通过他的描述,职业房托的工作主要集中在两方面:一是在各大论坛上天天发贴子忽悠大家买房,骂那些唱跌房价的人;二是现场当房托,组织‘万人看房团’,营造轰轰烈烈的场面;

1.在各大论坛里大肆渲染房价上涨论,制造楼市多么火爆、房价还要上涨的气氛。

2.工作时,3-5个人一小组,互相打场。当出现质疑声音时,其他人就开始声援,甚至是围攻“唱空”的人,以达到一种“房价暴涨”是合理的结局。

3.为了获取更多的收益(提成),公司的发贴人大都已经没有了基本的是非观,很容易让人迷失,因为如果没有提成,每个月1200元,根本就没法生活。所以只要是干这行,很容易让人不分清红皂白,不管基本伦理是非,经常捏造事实。

4.提成的原则是,平均每天发布10贴(包括顶贴),可获取每月500-2000元的提成,提成的多少,一是取决于发贴的数量,另一方面,要看贴子的”质量“,谁发的贴子看起来真实,谁发的贴子更有煽动性,谁就会获取更多的提成。

5.公司这部分的收入主要来源于各大开发商,开发商也有专人来监督和检测工作效果,根据各大房产论坛的新闻的覆盖率和跟帖数来付钱。


人生如戏,全靠演技。有网友调侃“房托”们的敬业表演并为他们专门撰写了一段颁奖词:


“他们并不是专业的演员,但他们有着专业的精神。他们用夸张、甚至疯狂的肢体语言,表达出这个时代的浮夸。他们的笑容兴奋激动,但眼神中的迷茫与疲惫却又反衬出笑容的虚伪,他们仅用肢体语言、眼神和一床被子,就表现出了一个病入膏肓的时代。这样富有层次而又克制的表演堪称完美,但谁能想到,他们的片酬是一天200,晚上250,自带被子的300,这样演技一流,艺德高尚的艺术家,值得我们尊重。”

去年9月末,针对我国部分城市房地产市场出现过热的情况,各地政府也根据情况施行了调控楼市的政策。近半年以来,部分过热城市的房价走势趋于平稳,市场成交也日趋理性。同时,也加大了对市场信息的监管,加大了对市场谣言和虚假信息的整治,取得了一定的成效。

笔者建议,在加强房地产市场买卖信息透明度建设的同时,不妨以市场手段增加有效供应,引导市场向更加理性的方向发展。

同时,也提醒持币待购的购房人,在市场信息泛滥的今天,需要保持清醒、理性的认识,不要被市场上的“阴风鬼火”所煽动。房屋作为大宗商品,仍需要承担市场起落的风险,不可盲目跟风入市。

附:开发商这4个套路最忽悠!

购房者和开发商,有的时候真像猫和老鼠那样,需要斗智斗勇。开发商为了多卖房,在整个销售过程中,有不少套路。购房者为了买到好房子,就需要避开这些套路。下面,小编就来盘点一下,买新房过程中可能遇到的套路。

1、广告中的那些套路

现在房产广告中,虽然没有了“到CBD只需30分钟”、“20分钟直达国贸”、“每平米6800元起”以及“最佳、唯一、独家、全球首发……”等内容,但是依然套路不少。

比如说,项目旁边有个不大的池塘,就说是湖景房;地铁直达,可能只是规划中的;地铁房,可能距离地铁站已经超出了1公里……

所以说,开发商的广告不能尽信,要仔细甄别。

2、赠送面积也是套路

买房送阳台、送飘窗、送露台、送车位、两房变三房……咋一听,这么多赠送,花同样的钱,买到更多的面积,岂不是很划算?殊不知,这其中也有套路。

首选说阳台和飘窗,凸阳台本来就是只算一半面积,飘窗则是不计算面积,无论买哪个开发商的,都是一样。至于露台,看着很美,但是如果处理不好,就可能渗水。赠送车位,很可能只有使用权,没有产权。说白了,这些赠送,都不能写入购房合同和房产证,未来一旦出现问题,很难维权。而且,开发商都鬼精,买房之前肯定做了充足的调研,说是赠送,其实都早已经把这些成本加到了房价当中。

3、意向金的套路更深

大家都知道,开盘前,项目的价格都是未知的,置业顾问只会含糊的告知一个范围。为了吸引购房者,这个价格可能说的很低。虽然相关部门已经明确规定,开盘前收取定金是违法的。但是,仍然有一些开发商打着“排号”的名义,向购房者收取意向金。

很多购房者觉得,既然价格可能不高,交了意向金还能优先选房,那就交吧。交了,就完全中了开发商的套路。

开发商通过收意向金,可以判断意向购买人群的数量。比如说本来打算推500套房子,初步定价12000元/平,结果开盘前收了1000组意向金,这也就意味着一套房子有两个人抢。得了,既然这么多人,那就涨价吧,于是开盘价格变成了12800元/平,不费吹灰之力,每平就多赚了800元。

如果你对一个楼盘有意向,不要急着交意向金,除非看好了,直接交定金。因为定金协议中,会对房价、户型、楼层等都有明确的标注,即使以后出了问题,也便于维权。

4、交房也一样暗藏套路

开发商为了避免因延期交房而产生巨额的赔付,延期交房的现象少了很多。但是,延期办证的事情,还是屡有发生。小编买的房子,2013年12月交的房,结果2016年11月才把不动产权证办下来,整整拖了2年。原因是因为开发商配建的人防工程验收不合格,虽然房子交了,但是房产证就是办不了。

以上就买房过程中可能遇到的套路,虽然有一些不是购房者能控制的,但是提前了解,小心规避,还是有必要的。


*文章观点仅代表作者观点,不代表本公众号立场。来源:鬼斗(头条号)、芝麻找房、腾讯房产、澎湃新闻、人民日报