发布时间:
来源:齐鲁经济网
浏览量:
首先给大家看一项研究结果。 《中国日报网》上曾刊登过一项哈佛大学涉及10万人约15年随访的研究,研究称每日摄入一碗28g全谷物熬制成的杂粮粥可使心血管发生率下降9%,死亡风险下降5%。
这样看来,“每天一碗粥”好像确实是个不错的健康习惯。
那文章开头的那些“专家结论”是不是空穴来风呢?其实,他们的观点并非毫无道理,但这些问题往往都是在过度喝粥或有不好的喝粥习惯时才会出现。
接下来,我就来给大家列举三个不好的喝粥习惯,要尽量避免。
坏习惯1:把粥当做主食
有的人特别爱喝粥,甚至不吃米饭、馒头等主食了,而是把白粥当作主食,配一点咸菜或者小菜就当做一顿饭。
这种喝粥习惯不可取。从营养成分来看,粥的主要成分就是水和糊化的淀粉(碳水化合物),营养构成非常单一,只能给人体提供能量和水,蛋白质、膳食纤维、维生素、矿物质等其他营养成分都非常低。
长期这样吃会导致摄入的营养过于单一,身体缺乏蛋白质和脂肪,就可能会出现营养不良的健康问题。
早在2000多年以前,中医名著《黄帝内经》中就指出:“五谷为养,五果为助,五畜为益,五菜为充。”意思就是谷物(主食)是人们赖以生存的根本,而水果、蔬菜和肉类等等都是作为主食的辅助、补益和补充。
所以一定要合理搭配饮食结构,不能因为爱喝粥就把它当作主食。
● 五谷为养 指黍、秫、菽、麦,稻等谷物和豆类。 ● 五果为助 指枣、李、杏、栗、桃等水果、坚果。 ● 五畜为益 指牛、犬、羊、猪、鸡等离畜肉食。 ● 五菜为充 指葵、韭、薤、藿、葱等蔬菜
此外,如果有喝粥的习惯,可以尝试杂粮粥,即在煮粥时适当加入杂粮,比如:生燕麦(非即食燕麦)、玉米粒、荞麦、高粱等。也可适当加入薯类或豆类,如红薯、紫薯、山药、萝卜、红豆、绿豆、黑豆等。
坏习惯2:喜欢喝杂粮米糊
有的人不爱喝粥,偏偏喜欢用破壁机把杂粮打成米糊喝。
杂粮类的粥本身升糖指数比较低,还含有大量的膳食纤维,对血糖高的朋友是非常友好的。
但是如果把杂粮打成米糊,它的升糖指数会变得非常高,这是因为淀粉类的食物颗粒越细碎,质地越软,加热糊化越彻底,它们的消化速度就越快,吸收速度也会越快,血糖自然也会上升得很快。所以米糊对于有糖耐量受损、糖尿病的朋友是非常不友好的。
建议大家煮杂粮粥时,可以多煮一些时间,煮到杂粮软烂,口感会好一些。并且,不要一次喝个痛快,尽量每次少喝一点,分几次来喝。 坏习惯3:喜欢喝烫粥
刚熬好的粥闻着特别香,很多朋友也喜欢喝这种有点烫嘴的热粥,但其实,这种行为是非常不健康的。
长时间喝热粥,嘴巴会对高温产生一定的耐受性,喝热粥时并不会觉得很烫,但食管尤其是脆弱的食管粘膜是无法承受过烫的食物的,过烫的食物很有可能会损伤到食管和食管黏膜,甚至会增加食管癌的发病几率。
根据WTO世界卫生组织列出的最新116种致癌物清单,65度以上的热水、热饮被归为2A类致癌物,这是因为食管黏膜正常可耐受的温度范围是40℃-50℃,如果超过65℃,可能造成食管出现黏膜损伤、溃烂,长期的黏膜损伤可能会有产生癌变的风险。 所以,建议大家在喝粥的时候,尽量把粥晾到不烫再喝。当然也不建议大家食用凉粥,避免肠胃不舒服。
最新资讯