要闻

当前位置:

首页 要闻 正文
新三板僵尸股,你们的时日恐怕不多了!

发布时间:2020-07-17 17:04:59

来源:

浏览量:


再繁荣的盛世,路上也有冻死骨。


截至9月28日,新三板挂牌公司数量已达9103家,相比年初的5153家,扩张了近一倍。而这看似繁荣的市场背后,却是惨不忍睹的真相:“僵尸”成群。


这绝对是不健康的存在。经过野蛮扩张之后,打扫干净屋子就成必然之举。


几天前,监管层就给出了这个信号。


9月23日,在主办券商持续督导业务专项培训会上,有参会券商人士透露,股转系统未来会出台相应的摘牌规则,只要券商提出认为这家公司有很严重的问题建议摘牌的话,全国股转系统会酌情考虑券商的建议。


显然,朗顿教育和中成新星被请出市场的背影还未走远,股转的炮火已悄然瞄准市场上滥竽充数的僵尸们。


有人说,这辈子经过过了千股跌停、千古涨停和千股横盘,唯独没见过千股退市。


显然,这一天已经不远了。


新三板高速扩张的背后:过半成僵尸


先来看三个数据:


这九千多家挂牌公司中,无增发实施记录的公司数量达5079家,占比超过一半;


挂牌后无交易记录的公司有5395家,占比近六成;剔除无限售流通股为0的股票、挂牌3个月以内的公司、一直处于停牌状态并在停牌前无流通股份的公司,也有2083家。


挂牌后无交易记录又没有实施融资的公司达1174家,占比超过一成。



股份流通、融资是资本市场的两大功能。


然而这1174家公司挂牌后却“碌碌无为”,直接躺尸,眼观这个市场风云变幻,却无动于衷。


很多人问富姐,支撑这些公司在新三板里“苟且偷生”的动力是什么?


因为,在他们看来,挂牌新三板,并不是件很随便的事情,起码需要真金白银:


挂牌需要时间成本和人力资源,而且挂牌费用至少200万,这还不算各种补税等其他费用。


挂牌后每年都还要交券商持续督导费、律师事务所和会计师事务所的服务费、股转公司的管理费合计约30万到50万。这对于刚实现温饱的公司、刚跨过盈亏平衡点的创业公司来说无疑是一笔不小的费用。


很多人说,200万的挂牌费用好说,靠政府补贴就能解决问题。那问题来了,年年都有,并且不断上涨的中介费用该咋办?


要知道,新三板1174只僵尸股中,根据其去年年报数据,年净利润低于30万的公司就有267家!


更恐怖的事情还在后面。


前几天,富姐写过一篇文章《中介费或暴涨25%,3000家新三板公司交不起了》里提到过,中介费或将暴涨。如若真的涨价,将有近3000家公司付不起这个费用。


死要面子,那就只能活受罪了


5000家公司挂牌无交易不融资,3000家公司将付不起中介费,超千只股票直接躺尸。那么请问这些公司,你们挂牌到底图的是啥?


众所周知,资本市场有四大功能:融资、资源配置、利于企业重组和产业升级。既然挂牌后无交易又不融资,还死赖着不走,至少这些新三板公司的存活经不能仅仅用书本上的“套路”去解释了。


为了解决这个问题,富姐用大腿想了想。


为了补贴?补贴在不少新三板公司眼中是“华佗在世”。(富姐统计过,超过八成的新三板公司靠政府补贴存活)


种壳?播种后不断浇水施肥,然后坐等秋收。不过,资本的秋天,迟迟未到。


因为业务开展的需要和品牌效应?持有护照好“逍遥”,我懂。


死要面子?印名片需要!


千百个挂牌公司有千百种理由。但如果是后者,那么“死要面子”就只能“活受罪”了。


其实这也没什么,“人靠衣装马靠鞍”,花点小钱“买面子”也是人之常情。


殊不知,不如意事十有八九,不怕一万,就怕万一。


僵尸股时日不多了


资本寒冬这个词,是这一年来中国乃至全球资本市场的热词,当然作为国内多层次资本市场重要一员的新三板也不例外。


中国互联网创业投资分析报告(IT桔子)显示,2015年至2016年第二季度,有将近1000家互联网创业公司倒闭。而这个数字在2014年,还不到800家。这其中,最让人瞠目结舌的是,近千家倒闭公司中,还有不少是资本青睐的甚至是已经获得了D轮融资的老司机。


资本的助力是创业公司腾飞的引擎,当其乏力之时,飞机离坠落还远吗?


作为比较成熟的资本市场,美国上市公司数量自1997年达到顶峰的7459家,到2014年底只剩下3812家,15年间减少了一半。很明显,退市企业多于上市企业。而数据显示,迫使企业退市的主要原因是破产。


那新三板公司离破产又有多远?


今年上半年,展唐科技董事长辞职、67岁老奶奶上位的事件一时间成新三板佳话,一纸公告也顺手将公司破产一事牵出水面。“新三板破产第一股”的头衔由此诞生。


新三板将有多少公司破产?富姐不知道。


但有一点可以确定的是,资本市场不是企业生存的避风港,新三板也不例外。


反观这些快要交不起中介费的挂牌公司,他们又能坚持多久?


赖着不走,可以。万一主人不同意呢,又作如何?


9月26日的公告显示,股转系统已于3日前正式接受因未能如期披露半年报而申请摘牌的公司——佳和小贷(834610)的申请。


2016年以来,新三板摘牌企业数量已达28家。这个数量是空前的。


其中,因年报未按时披露的朗顿教育和中成新星已于6月底被强制摘牌。这天,被称为划时代的日子,标志着监管对退市制度的研究或将提速。


新三板被称为中国的纳斯达克。而真正的纳斯达克很早之前已从资产净值、流通股股数、流通股市值及股价等方面规划了一系列公司退市的硬指标标准。每年大概有8%的公司从这里谢幕,其中近半是被强制的。


不可置否,有进有出、优胜劣汰才是成熟的市场。


新三板退市制度呼之欲出,优胜劣汰时代将至,留给僵尸股的时日不多了。


(来源:三板富)